科普专栏&说文保 | 博物馆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

发布时间:2024-06-18 16:53:00          浏览量:5304

陶瓷保护修复技艺则是一项古老的中国传统技艺,发展至今,其工艺越来越完善,保护修复要求也日益严格化。以下本文针对博物馆陶器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方法进行了详细深入探讨,并阐述了该类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希望通过本项目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一步掌握该项工作的技术操作要点,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陶器物品的材质较为特殊,极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出现破损。对于文物陶器而言,由于大部分都处于长期埋藏地下的状态,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不良影响而发生损坏。要想将这类文物良好地保存下来,必须采取科学、专业的文物保护修复措施。了解陶器文物的保护修复技术,做好相应的保护修复工作,无论从历史价值还是社会价值角度分析,显然都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博物馆陶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

(一)损坏类型及修复工序

陶器文物的种类繁多,而且实际损坏部位、损坏类型以及损坏程度可能存在很大差别,在保护修复过程中,需要视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技术方法。其中,较为常见的陶器文物损坏类型主要有:破碎、断裂、短缺、剥釉、脱彩、严重风化酥解、锈蚀,以及人为操作不当而产生的其他问题等。修复过程大致分为八道工序,分别为:清洁→拼对黏接→配补→加固→打底→作色→仿釉→做旧处理。

(二)修复方法

1.清洁

刚出土文物或者二次修复的陶器文物上会附着有一定的杂质,比如土垢、钙盐等,部分还会长有霉斑,严重破坏了文物艺术价值。因而在修复之前,要先对其进行清洁处理。根据陶器具体的损坏情况及清理需求不同,需要选用不同的清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陶盖鼎在清理之前,先对文物进行必要的检查,了解其胎质稳定性以及釉面破损状况,然后再根据情况进行修复处理。早期的陶器文物胎质不够致密,釉质不均,在保存或埋藏过程中,容易与外界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难以清除的结晶或沉积物质。遇到这种情况,可在局部涂抹1%的氢氟酸溶液,然后用蒸馏水冲洗,再用细金相砂纸细磨,以恢复陶器的外观透明性,显露出釉下纹饰。如果表面附着有硬结石灰物质,还可使用5%的盐酸或硝酸溶液进行溶解清理。

微信图片_20240625142946.png

2.黏接

清洗晾干后的陶器文物如果存在破损,需要进行黏结处理。破损碎片应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摆放,比如可以按探方、地层层位、遗迹序号或者陶器的陶质、陶色、纹饰等进行分类放置。然后再根据陶器的原始形态,将相匹配的部位黏合到一起,如图2所示,该陶鬲因破损严重,进行了黏结处理。黏结过程中工序环节的技术要点主要如下:(1)应优先黏接转折面2个以上的部分,这样可以更好地确定破损碎片的空间位置,保持陶器文物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避免操作过程中变形错位;(2)应先黏接大块结构,并遵循内大外小原则;(3)所选黏接剂应当为无色透明材料,并且具有较强的耐老化性能,凝结速度不能过慢;(4)同一区域的黏接剂应均匀涂抹在拼接界面上,涂抹后应适当挤压,并采取绑扎法进行固定。

微信图片_20240625142951.png

3.配补

在修复陶器文物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破损部位丢失的现象,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人工制作配补件的方式来对原有结构样貌进行复原。陶器文物配补技艺也分为多种,比较常用的方法如下:(1)塑补法,主要是借鉴了雕塑技法进行文物修补,适用于造型简单、缺损面积小或不易直接翻制的缺损部位配补该方法。(2)模型法,需要先制作雕塑模具,然后浇筑配补材料成形,再将成形后的陶器片粘贴到破损部位。模具制作可以采用气球法、灌砂法等。配补后的陶器片还应作打磨处理,以保证后补部分厚薄、纹饰等与原有陶器轮廓一致(图4)。

微信图片_20240625142954.png

4.加固

对于部分强度较为薄弱的陶器文物结构,在基本恢复原貌之后,还需进一步做加固保护。重点针对某些部位,涂抹加固剂,增强其硬度、强度以及牢固度。在陶器整体定型修复完成后,直接将加固剂沿着文物表面纹理或者存在缝隙的部位涂刷即可完成加固。对于一些风化不是十分严重的陶器,可以采取喷涂加固材料的方法,达到整体均匀加固效果。

5.打底打底即刮腻子,打底的作用是为了下一步能够更好地为陶器文物修复部分上色、仿釉。该工艺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选用附着力强的涂料,添加适量填充料将其制备成腻子,然后一层层将其反复刮涂到经过黏接或配补处理的部位表面。待腻子干燥后,再用不同型号的水砂纸在相同部位反复进行打磨,使新修复部位的表面平润光滑,直至打磨到用手触摸该部位,与陶器其他部位光滑度一致。

6.上色做旧

上色是古陶瓷修复中最难的一道工艺,修复水平高低主要看所作之色是否与原物一致。上色处理应按照底色→中间色→罩色的顺序开展,值得注意的是中间色需要一层层“套色”,由浅入深,以体现釉层的层次感。罩色环节则主要是使用清漆上光,以达到不同光亮度的“釉”层。

二、博物馆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一)陶瓷文物修复室的工作环境

1.光线控制

光线的照射会引起物体表面色泽变化,在对陶器文物进行修复的过程中,必须控制光线适宜,如图3所示,哥釉瓷瓶其色泽和开片受光线影响尤为显著。一般情况下,陶器文物修复都在专门的实验室内完成,实验室采光宜设计为顶光照射,比如开设天窗等。光线形式应以斜射的散射光线为佳,避免阳光直射,防止产生紫外线危害。当自然光不足时,可以采用灯光代替模拟自然光。还应当注意的是,要避免环境中出现过多的杂光干扰,比如玻璃的反光、有色墙面、大型物体或设备的反光等。

微信图片_20240625142958.png

2.空间布局

陶器文物修复间的室内高度一般不应低于3米,否则室内空间容易显得过于压抑,而且不利于大工作台以及各类设备的存放和腾挪。工作室中应设置隔离区,用于开展污染性较强的工作,比如粉尘清理、喷漆作业或者噪声较高的工作内容等。各类设备设施的摆放应当充分考虑到安全性:比如,用于搁置文物的文物柜应根据其用途区分,内部文物应通过挡板或单独的箱体隔开,避免周转过程中出现碰撞问题。

3.温湿度和灰尘控制陶器文物修复一般适合控制在17℃~24℃之间,湿度以控制在60%~70%以内为佳。温湿度偏高或偏低,都有可能会导致陶器文物出现干裂、发霉、锈蚀等质量病害问题,使文物劣化变质,缩短其寿命。灰尘的存在则会对陶器文物造成一定的污染,同样有可能引起文物变质。因而,在保护修复文物的过程中,还应对陶器文物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比如安装防护罩等,避免其与外界灰尘、烟尘或化学气体等长期接触而发生质变。

(二)修复设备、工具的使用

使用电器设备,应注意用电安全,使用电热器具如吹风机、热风枪、烘干箱、热熔胶枪、蒸汽清洗机时,周围不应放置易燃物,还要防止烫伤。对一些脆弱的文物,如汉代釉陶、唐三彩、明代孔雀绿釉器物等,要慎重使用。使用微型电磨机、软轴电磨机时,磨头要固定好,避免伤及文物和人,用力不能太大,避免纤维物质缠绕磨头上,以免电机负载过大、过热而损坏;软轴不能过度弯曲,否则容易过载而折断。

(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全面了解陶器文物的基础情况

陶器文物的种类丰富且形态各异,保护修复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别。在接收到文物之后,应先做好各项实物了解工作,包括物件的规格、尺寸、形态、重量等基本信息,并准确统计文物的损坏部位和损坏情况。之后要广泛查阅相关资料,全面掌握物件的基本信息,为后续各项保护修复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分析陶器文物的历史背景和年代文化

文物所处的年代不同,其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也相应会呈现出明显差异,了解陶器的历史背景,对于更好地还原文物特色,具有重大意义,这也是陶器文物保护修复过程中,确立保护修复目标及方向的重要参考依据。基于此,博物馆陶器文物保护修复工作者应当在准确分析文物的历史年代后,具体分析依据包括:文物的样式、所采用的原材料以及所表达的意象等,从而将文物修复到最接近其原始背景的状态,充分发挥文物保护修复的作用价值。

3.对陶器文物进行全方位检测

为了能够更加清晰、准确地了解陶器文物的状况,在开展相应的保护修复操作之前,还需要借助专业仪器对陶器文物进行全方位的检测分析,通过仪器参数,确定人为判断的陶器材料与制作工艺等,是否符合实际。对于彩绘类陶器,采用现代检测仪器还能够准确分析复杂的颜料成分,显然要比人为判断更加可靠。

结语

随着考古事业的深入发展,人们对于文物保护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对文物保护与修复的质量要求也将更加严格。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积极学习先进的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理论知识,并在实践当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融合新技术和新方法,努力提高自身陶器文物保护修复技术水平,从而为我国陶器文物保护与修复工作的长效健康发展,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

来源期刊:《文博》

来源:文保圈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