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定博物馆四尊石造像结束“国博之旅” 归队“上岗”
发布时间:2025-04-03 15:08:07 浏览量:2612
“国宝归来”!2025芳菲四月,正定博物馆四尊石造像历时8个月的国博之旅结束,归队“上岗”继续讲述“正定故事”。2024 年 7 月 23 日,“惠世天工 —— 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盛大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等多方联合举办,全方位展示曲阳石雕跨越千年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在这场备受瞩目的展览中,正定博物馆的四尊石造像踏上了国博之旅,开启了一段传播正定历史文化的重要征程。
四尊石造像:承载千年历史的艺术瑰宝。正定博物馆的这四尊石造像,每一尊都有着独特的时代印记与艺术价值。其中一尊北齐时期的石造像,采用白石雕刻而成,质地温润细腻。造像线条流畅自然,佛像面容饱满,双目微阖,嘴角含笑,慈悲祥和的神情栩栩如生,完美地展现出北齐时期佛教造像的独特风格,也反映出当时高超的雕刻工艺与佛教文化的繁荣昌盛。另一尊北魏石造像,风格古朴典雅,衣纹雕刻简洁却富有层次感,其造型特征融合了本地金铜佛造像与南朝佛像的特点,见证了佛教造像艺术在不同地域间的交流与融合。
其余两尊石造像同样各具特色,从不同角度展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和社会风貌。它们不仅是雕刻艺术的杰出代表,更是研究正定地区历史变迁、佛教文化传播和艺术发展脉络的珍贵实物资料,承载着正定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千年记忆。
国博之行:传播正定文化的重要契机。在“惠世天工 —— 河北曲阳石雕艺术展” 展出期间,正定博物馆的四尊石造像吸引了众多观众的目光。每天,来自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怀着对古老文化的敬仰与好奇,驻足于石造像前,细细品味其蕴含的艺术魅力与历史韵味。通过这四尊石造像,更多人了解到正定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认识到正定在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的重要地位。
此次石造像在国博的展出,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不同地区间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学习,正定文化由此进一步走出河北,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得以提升。
春暖花开,携亲伴友,走进正定博物馆,开启一场畅览“凝固的时光”体验之旅,领略历史文明的厚重底蕴和独特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内涵。可好?
奔赴交流:探索合作新路径
2025 年 3 月 13 日,正定县博物馆一行三人在副馆长祁彦利的带领下,前往国家博物馆文保院学习参观。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不仅详细了解了国博在文物保护、修复、展览策划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与技术,还与国博的文保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双方围绕文物保护新技术的应用、展览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议题展开交流,碰撞出合作的火花。这次参观交流,进一步加深了正定博物馆与国博的联系,为双方后续深化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荣耀回归:续写文化传承新篇
随着展览的圆满落幕,四尊石造像荣耀回归正定博物馆。它们的回归,不仅让博物馆的馆藏更加完整,更续写了正定文化传承的崭新篇章。在博物馆的展厅里,四尊石造像再次与观众见面,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芒,诉说着千年的历史故事。
为迎接石造像的回归,正定博物馆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展览和教育活动,通过图文展示、多媒体互动等多种形式,深入解读石造像的历史文化价值,让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这四尊石造像背后的故事,进一步增强民众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传承与展望:让古老文化绽放新光彩
四尊石造像的国博之行及回归,是正定文化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未来,正定博物馆将继续肩负起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的神圣使命,深入挖掘石造像等文物的文化内涵,创新展览和教育形式,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与此同时,正定博物馆与国家博物馆将在前期交流的基础上,开展更加深入的合作。双方计划在文物联合展览、文物保护技术研发、人才交流等领域开展合作项目,推动文物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正定的历史文化遗产必将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