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定历史名人&诗词正定 |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赵普
发布时间:2025-04-15 11:36:01 浏览量:1487
正定博物馆名人厅
乙巳三月十七
编者按:赵普是北宋开国功臣,辅佐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半部《论语》治天下”闻名。作为正定历史名人,其政治智慧和文化影响成为重要的精神遗产。本期以“赵普”为主题,共收录作品42首。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
第一百七十四期同题创作
主题:赵普
内容:赵普(公元922-992年),字则平,祖为幽州蓟人,幼年随父举家南迁,入籍正定,娶镇阳豪族魏氏女。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参与策划“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三入相府,辅佐太祖、太宗二位皇帝治理天下,功勋卓著,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誉。赵普死后被追封为“真定王”,赐谥号“忠献”。请大家以正定历史名人赵普为题展开创作。
令主:刘微鹏
要求:古风、律、绝、词、曲、现代诗均可,诗限新韵、平水韵,词依《钦定词谱》,限新韵、词林正韵,曲依《北曲新谱》或《元曲鉴赏辞典》,限新韵、中原音韵,但均不能混用。鼓励新创,尽量少用旧作。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及剽窃他人作品,一经发现文责自负,稿件概不录用。
时间:2025年3月24日——2025年4月4日晚24时。
本期作者
刘微鹏 张新宅 周志华 丁彦兵 文岳 张建林 房永华 高嘉庆 魏猛 韩彦君 何玉龙 张云英 王振伟 常功贤 李艳莉 李淑英 彭世团 王素冉 卢秀贞 樊宏伟 王志敏 吴刚 李瑞军 王长岭 邓济洲 吴战平 张永霞 祁秋霜 张军玲 邵贵宾 刘东方 韩建爽 王建敏 古月 李英发
赵普
刘微鹏
论语半部足,此志比鸿鹄。
有宋三百年,殊功照秉烛。
丁彦兵评:此诗言在一志一功,结句最有力。然就人物诗而言,稍显笼统。
说赵普
张新宅
起自蒙童村学究,攀龙伏骥从部州。
桥驿谋略变国事,始做宋祚为肱肘。
先南后北决策定,雪夜炙肉错觥筹。
参与政事筹枢密,强干弱枝解君忧。
宰执两朝分功过,论语半部各佐佑。
身去功随名衍传,谥曰忠献堪配飨。
追赠真定王位满,名被魏公复韩王。
原留古城大会院,自此庠称金粟岗。
丁彦兵评:人物生平皆见,然论述与评价之语稍多,若加以描绘,可增强诗之张力和感染力。
赵普
周志华
蓟北南迁栖正定,镇阳魏氏结良缘。
陈桥兵变黄袍着,杯酒权收宿将眠。
雪夜嘉谋平割据,遗书金匮佐承传。
日研论语安天下,三入中书作相贤。
佐宋治邦勋卓著,丰碑功勒已千年。
赵佗赵普相王辈,均出常山滹水边。
丁彦兵评:人物诗要有血有肉,就不能平铺直叙其生平功过,要全面描写,要高度凝炼,要充满感情,如老杜“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为典范。
题真定王赵忠献
丁彦兵
牛马南山牧,凤皇仪上林。
炉存明主意,雪照老臣心。
温树自清影,帝梧空好音。
莫忘遗爱在,故里正春深。
王振伟评:诗意葱茏,赋比兴之间脱离窠臼,未有赵普却句句赵普,尾联承托意蕴悠长。
赵普
文岳
策定陈桥驿,从龙忠在君。
谋能论大事,功可入昭勋。
天下虽长治,经书岂半闻。
滹沱彰旧德,有意荡青云。
王振伟评:以功业入手,层层递进,尾联提振且意象开张,得诗之要旨。
赵相
张建林
论语无兵略,金滕少赤诚。
圣贤居乱世,平泰绝非名。
缪赞成王术,羞惭至道精。
夫惟一杯酒,能止百年争。
王振伟评:首联即不俗,引人遐思。全诗措辞凝练,且赵普之功皆在思绪回荡之间。
赵普
房永华
纷纭乱未休,奋起斥方遒。
兵变佐龙起,军权释将忧。
朝堂谋略展,拜相事功收。
论语安天下,史书名誉留。
王振伟评:赵普之功尽然以诗家语言入诗,中规中矩,且无违和感。
颂赵普
高嘉庆
论语修齐治,则平加持身。
陈桥天下变,易帜神州新。
杯酒释权杖,善谋基业陈。
两朝三宰辅,忠献老臣心。
王振伟评:本诗颇有杜甫《蜀相》之感慨,可见作者用心了。措辞凝练,层次分明,颔联“神州新”三平尾,当避讳。
赵普
魏猛
乱世真知现,风云荡五洲。
武伐诸葛策,文治子房谋。
半部齐天下,三朝拜相楼。
人非贤圣者,誉毁大江流。
王振伟评:本诗气势恢宏,酣畅淋漓,将赵普之功蕴于诗中;颈联对仗不稳,“楼”字有凑韵之嫌,有待商榷。
赵普
韩彦君
幼岁迁真定,雄心蕴智谋。
陈桥扶帝业,杯酒释兵忧。
半卷安邦策,三朝佐国修。
舟横滹沱渡,月满阳和楼。
王振伟评:本诗平叙且细腻而不俗,尾联承托亦出彩。尾联“阳和楼”三平尾,然为专属名称,亦能说过去。
赵普
何玉龙
赵普字则平,儿时入古城。
一朝得魏女,三相耀门庭。
桥驿参兵变,军权借酒融。
了休天下事,赢取魏公名。
王振伟评:本诗遣词造句将赵普一生高度概括且渐入佳境,合辙押韵。首联措辞落俗,另外陈桥驿之“陈”字之省略,待商榷。
吟赵普
张云英
五代纷纭竞弱强,名臣慧眼识君王。
能凭半部治天下,可负九车居殿堂。
几落几升人已去,亦曲亦直史犹详。
梦魂曾记常山否,父老茶余漫话长。
王振伟评:本诗画面感,代入感强烈,读罢让人心生喟叹,尾联承托意蕴悠长。颔联“负”欤?“富”欤?
赞赵普
房永华
扬名首次自陈桥,却把金黄染战袍。
风雪凌寒开国策,杯觞流溢释兵刀。
行更戊法改官制,罢镇分权起浪涛。
论语治邦需半部,何输功绩与萧曹?
张甫评:历数翊赞功,咏古称佳构。
赵普
王振伟
滹沱漫泛溯流光,历历长河一脉香。
兵变陈桥功至伟,酒消权势计何煌。
昭勋阁里英名识,神道碑前思绪扬。
人似昴星明宋史,悠悠千载费评章。
张甫评:英杰出真定,佐时有阿衡!架构称赏,惟觉稍平。
赵普
常功贤
一代名臣镌史章,熟研论语写沧桑。
扶龙入主陈桥起,以酒释兵乾德扬。
耿耿忠心维国脉,累累妙计理朝纲。
滹沱浪里追潮迹,何处碑铭真定王?
注:乾德,杯酒释兵权为乾德元年。
张甫评:既为咏古题材,遣词再加隽朴意境更佳。
题赵普
李艳莉
唐末烽烟谁解纷,陈桥驿里定邦君。
櫜弓垂罢山河固,杯酒酣时节镇分。
半部经书千载事,三番相府两朝勋。
生前莫道名和利,忠献古来能几人。
张甫评:谥曰忠献,古来亦稀,悠悠千载,追慕无穷。
赵普
李淑英
宋室良臣骋远怀,尽将韬略展雄才。
黄袍举事扶基业,金阙释权凭酒杯。
帷幄经邦天下念,股肱治世两朝推。
殊勋受册褒荣厚,真定王封名盛哉。
张甫评:深沉厚重,古风扑面。
咏真定郡王赵普
彭世团
非凭只手开新祚,焉得宋廷三百年。
谋定黄袍承帝业,策成玉盏剥兵权。
平南征北山河固,修武崇文社稷坚。
功过谁论青简外?汗青自篆郡王篇。
张甫评:诗语畅达,音节铿锵,尾联中“青简”“汗青”酌加规避为好。
赞赵普
王素冉
陈桥兵变易江山,杯酒权消定宋天。
金匮一盟坚土本,儒经半部镇朝安。
身扶两代君王业,笔写千秋将相篇。
十载独擎丞辅印,毕生尽瘁庙堂筵。
张甫评:前三联读来畅快,意境亦佳,只是感觉尾联需提振处稍弱了一些。
赞赵普
卢秀贞
一
开疆北宋伟功修,献策深沉慧智猷。
论语理安家国事,酒杯除却帝王忧。
力骧朝廷启初局,竭助全民得惠筹。
远播贤名垂历史,基根勋业耀千秋。
二
论语半章谋略丰,金縢古事显诚忠。
身居乱世频施策,板荡清平屡铸功。
捧檄为臣惊举国,倾囊佐主震群雄。
辅君固宋兵权削,真定尚书王者风。
张甫评:二首咏古之作,其二尤佳,首联颔联可称佳句,“真定尚书王者风”,引人遐思。
咏赵普
樊宏伟
论语治天下,谋猷佐宋丞。
匡扶倾睿略,正定仰贤能。
丁彦兵评:四句皆为评述,“佐宋丞”亦不通。人物诗重在描摹,让历史人物活过来。
真定王赵普三吟
王志敏
定鼎篇
蓟云南渡栖真定,虎变龙骧鉴国才。
雪夜陈桥双璧策,黄袍得赚乘时来。
经纶篇
玄成如若辅君侧,夤夜子房献策时。
半部麟经安九域,当朝三相颂今茲。
遗泽篇
龙纹碑矗天章焕,真定王恩圣意长。
非止两朝钟鼎业,庙廊千载颂甘棠。
李艳莉评:此三吟厚重而深沉,用典于无形,尤以每篇转结处见真章。
赞赵普
吴刚
雪夜筹谋开国运,杯前谈笑释兵权。
半编论语兴邦业,旷代谁堪与比肩?
李艳莉评:赵普之功集于一诗,结句升华,引人长思。
赵普
李瑞军
朔露微云出蓟隅,陈桥兵变宋廷扶。
朝堂半咏孔门句,社稷唯看此大夫。
李艳莉评:转合高妙,反复吟哦,令人拍案。
直说赵普
王长岭
不须我辈再多言,赵普丰功史定论。
雅友同题群列韵,常山故地短留痕。
李艳莉评:先贤此地留名,后人吟诵斯城,不亦乐事乎?然稍显跑题。
赵普
邓济洲
陈桥献策定乾坤,杯酒收权稳帝阍。
半部经纶平四海,一心辅宋永留痕。
李艳莉评:起承转合皆有序,道尽平生事迹,总体感觉稍平了一些。
评杯酒释兵权对宋朝后期的影响
魏猛
幽云烽火映残垣,何必存疑释将权。
守土审时除旧制,安邦顺势谱新篇。
李艳莉评:首句充满沧桑,但作者未就此沉沦,而是由古及今,或可启发。
赞赵普
吴战平
赵公智慧山河固,帝业帮扶社稷春。
忠献名垂真定史,滹沱两岸仰星辰。
李艳莉评:“赞”字融入字里行间,尤以尾句提振精神,个别用词可再推敲。
清平乐·赞赵普
张永霞
陈桥云起,初展鲲鹏志。案牍半窗明月里,杯酒经纶曳履。 灯下书卷篇篇,懋功谩有千言。且喜名臣忠献,同吾故里常山。
刘微鹏评:前面写得很有气势,文字也从容。结句比较可惜,仅仅表达了荣幸与名臣赵普为同乡的意思,有点浪费笔墨,也暴露出词人驾驭历史题材创作的短板。
鹧鸪天·咏赵普
彭世团
非是孤身启宋天,若无奇策怎延年?黄袍一计乾坤易,玉盏三巡兵甲迁。 平南塞,缓燕山,文修武偃固疆垣。汗青纵有纷纭笔,功过何须问简编!
张永霞评:词之特点是词短字少,难以将所有事情一一列说。本首旨在赞赵普,罗列诸多功绩,有堆砌之感。又“孤身”、“延年”语意不明。
忆秦娥·赵普
祁秋霜
开基宋。陈桥兵变乾坤定。乾坤定。雪夜筹谋,南疆归正。 交觞巧释三军柄。经纶半部安朝政。安朝政。功垂青史,千秋传颂。
张永霞评:这首词较为通顺。上阕是陈桥兵变,下阕为杯酒释兵权。但上下阕之间缺少联系,如果能加入一些作者的情感会更好。
【正宫·塞鸿秋】赵普
张军玲
江山易主陈桥策,觥筹权解刀光撤。临朝为相穷思彻,经纶半部安邦业。常山祖脉留,荣辱功名列,古城雅记雄才略。
杨艳评:声律和谐,雅俗兼备。
【真定曲】赵普
邵贵宾
随父迁,则平愿,辞蓟州来真定垣。宰相官缘,陈桥兵变。奇谋杯酒释兵权,助宋祖稳固江山。(幺篇)读书心不专,治天下凭半部典。《论语》深研,智谋高见。谥封忠献佑皇天,真定王名不虚传。
张军玲评:精炼的语言概括赵普的一生。第四、五句位置换一下,会更合适。“读书心不专“,表述不准确。幺篇前两句与其后两句内容意重。
【真定曲】赞赵普
高嘉庆
幽蓟迁,徒常山,人怀璧陈桥变天。由宋开端,两朝三宦。呕心沥血老臣贤,谥忠献真定王焉。(幺篇)怀揣论语篇,修齐治江山固安。杯酒剥权,消藩如愿。审时度势佐君前,兼天下施惠民间。
张军玲评:虽然也将赵普的一生作了总结,但是脉络有点乱。“山”这里应“厶”,“怀璧”一词可酌。
【正宫·塞鸿秋】赵普公园
刘东方
青苔漫过青石路,云层垂落云亭处。铜身傲立晨和暮,谏言跨越千年驻。碑文篆旧勋,史册生平著,贤才忠献文辞赋。
张军玲评:语言精炼,角度新颖,以眼前景引出主题人物以忠贤才气史册留名的精彩人生。
【正宫·塞鸿秋】赵普
韩建爽
辅君定策安邦路,权谋妙算如神助。一心为主江山固,匡扶宋室多奇术。书读万卷通,言谏群臣悟,英名后世皆倾慕。
杨艳评:叙事生动,人物形象具体而突出。
【正宫·塞鸿秋】赵普
王建敏
不识多少箩筐字,不知邻里鸡毛事。荐贤上奏非一次,出谋划策国家治。忠贞刚毅心,来把君王侍,两朝官帽皇恩赐。
杨艳评:用常语而不觉浮滥,出新意而不见做作,较为自然。
回望赵普
古月
后唐时期,因其父赵迥不堪战乱,举族迁居常山。
因此和我们有了联系。青少年时也曾读书,
但无甚学识,科举之途无望,后来几经周折,
成为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的幕僚。
在滁州共事时,断事明敏,狱无冤者,深的赵匡胤的
器重。959年六月,柴荣去世,其子、后周恭帝
柴宗训即位。是年七月,赵匡胤
改领归德军节度使,赵普升为节度掌书记。
960年正月,你与赵匡胤之弟赵光义等为赵匡胤谋策,
在陈桥驿托故不行,你们合力将赵匡胤灌醉,
然后以龙袍加身,发动陈桥兵变。
在稳定军心之后,你派遣衙队军连夜返回京城。
赵匡胤顺利地夺取后周政权,建立宋朝,是为宋太祖。
在随后升迁的霸府幕僚中,位列第二的你被任命为
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参与掌握枢密院的军事大权。
960年四月,北汉皇帝刘钧起兵反宋。你力劝赵匡胤亲征。
赵太祖居然听从了,随御驾亲征。在进军途中,
你提出的:倍道兼行,掩其仓卒。赵匡胤也深纳其言,
举兵速进,一举荡平了这次叛乱。后来,
又以此计,一举平定了扬州节度使李重进的叛乱。
960年八月,你被迁升为兵部侍郎、枢密副使,并获赐
在开封的宅第。随后,你又建议赵匡胤陆续采取
一些措施,解除了禁军将领等人的兵权。北宋形成了
“强干弱枝”而内外上下相互制约的制度。
因一系列的贡献,964年正月,正式晋升为宰相。
任相后,赵匡胤把你看作他的左右手,大小事务,
都向他咨询而后决断。在商议攻伐太原时,赵匡胤居然
雪夜到你家拜访,并确定所谓“先南后北、先易后难”的
方针。可你为相期间,颇为专横,受到其他
同僚的忌惮,还差点被赵匡胤驱逐。
后来,又经过一些列的操作,太祖对你的恩宠渐渐疏淡了,
开始下诏参知政事与你交替掌印、领班、奏事,
分夺你的权力。970年八月,你被罢去相位,被调出
京师,任河阳三城节度使,加检校太傅、同平章事。
宋太宗即位后,又分别于981年和988年两度拜相,其间主导
策划了秦王赵廷美谋反案,打压赵廷美与兵部尚书
卢多逊。晚年时,你曾因病多次请求致仕,累授西京留守、
河南尹兼太师、中书令,封魏国公。
992年,你于洛阳病逝,享年七十一岁。
你虽读书少,但喜欢并熟读读《论语》,因此有“半部
《论语》治天下”之说,对后世很有影响,成为
以儒学治国的名言。你为人刚毅果断,颇有谋略,擅于
学习。在宋朝初年,你制订的统一战争方案
和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你因朝廷需要,曾三度拜相还多次参与了建法立制、整顿
吏治等工作。看来“能力与学历,关系不大”!
林馨评:本首诗歌是一场对话。诗人穿越历史的帷幔,与赵普相向而坐,秉烛长谈。烛影绰绰,人生悠悠。从父辈的迁居到暮年的离世,一生的故事成了诗歌的内容,也成了诗人那句“能力与学历关系不大。”的总结。诗歌的一、二节以第三人称陈述,之后以第二人称对话,让本首诗歌读起来有些错位。个人认为,人称如果能够通篇统一,意境或许可以更加流畅。
忆赵普
李英发
在陈桥边
一把利剑曾护过黄袍
在宴会上
一双大手曾举过酒杯
原野的风吹过北宋
也吹皱了半部论语
在相府
树梢的鸟鸣姓过三次赵
在正定
有一块方砖曾叫过普
古月评:每一次的同题诗,李英发老师一定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才开始创作的。本期的《忆赵普》就让我们深深的感受到这一点。又是短短的十行,就把北宋名臣、宰相赵普来了一个总结。这样的诗给人阅读和想象空间很大,也是我们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好诗。这样的诗能够一直写到自己和阅读者的内心,而传递着思想与情绪。似排比的句式下的在陈桥边、在宴会上、在相府、在正定,还有主人公引以为傲的半部“论语”的话。一路前行中将情感推进,让人体会到情感、语言的相互渗透,启示我们去感知,像打开了一扇窗”,就能传递内心世界的认知与感悟!语言凝练,具象化的特征构建着诗歌意象,构建着一种抒情空间的框架,随着诗语漫延开来,形成氛围浓郁的诗意辽阔空间。
《河朔诗词》编辑部
组 稿:张建林
编 审:文岳
评 委:丁彦兵 张永霞 房永华 刘微鹏 张甫 王振伟 杨艳 张军玲 李艳莉 古月 林馨 张丽苹 李华
摄 影:刘东方
(本期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河朔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