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正定&正定历史名人 |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第一百七十九期同题:房晖远

发布时间:2025-06-28 15:33:18          浏览量:1076

编者按:房晖远为隋代经学大家与学官,河北正定人,精研群经,尤擅融合南北经学,被誉为“五经库”。他终生执教,门生逾千,历任博士要职,主持国子生策试高效选才,对儒学统一与人才选拔贡献卓著。本期以“房晖远”为主题,共收录作品28首。

正定县诗词楹联学会

第一百七十九期同题创作

主题:房晖远

内容:房晖远是隋朝著名经学家与学官,恒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精通南北经学,被誉“五经库”,终生教授儒学并推动经学统一。通晓《三礼》《春秋三传》等儒家经典及图纬之学,尤其擅长融合南北朝经学(南学重名理、北学守汉学),解决学术分歧 。执教时弟子逾千人,任北齐至隋朝博士、太学博士、国子博士等职,主持国子生策试时高效判定四五百人优劣,促进人才选拔。

请以“房晖远”为主题,多角度选择,题目自拟,展开创作。

令主:房永华

要求:古风、律、绝、词、曲、现代诗均可,诗限新韵、平水韵,词依《钦定词谱》,限新韵、词林正韵,曲依《北曲新谱》或《元曲鉴赏辞典》,限新韵、中原音韵,但均不能混用。鼓励新创,尽量少用旧作。必须是原创,严禁抄袭及剽窃他人作品,严禁使用AI软件创作,一经发现文责自负,稿件概不录用。

时间:2025年6月3日——2025年6月13日晚24时。


本期作者:李瑞军  彭世团  丁彦兵  张建林  李淑英  王长岭  周志华  卢秀贞  王素冉  张向阳  王志敏  刘微鹏  张云英  王振伟  张军玲  高嘉庆  邓济洲  魏猛  文岳  韩建爽  王建敏  古月  李英发

微信图片_20250628153506.jpg

房晖远

李瑞军

滹流三礼去,隋出大贤殊。  

学誉五经库,恩临百士儒。  

树人尊祭酒,修制定皇图。  

然世沧桑变,遗风延澍濡。  

王振伟评:措辞从古,且掌握词汇量大,诗风旷达。


真定房晖远

彭世团

世家儒学教,弟子数成千。

南北五经库,太常三礼传。

南阳封博士,洛邑改刑篇。

不著惊天作,汗青称大贤。

王振伟评:本诗引经据典,将房晖远加以称颂。诗之为诗,韵律回荡其间方称佳构,韵以辞而发,如重字等措辞有待提升。


房晖远

丁彦兵

诗书心醉似斫轮,桃李成荫树正身。

气宇清平天地阔,神和大雅四时新。

陈王八斗釜中豆,博士五车濠上鳞。

明辨是非无滞碍,决疑自有月评人。

王振伟评:引经据典,一气呵成,文以载道,品咂之余,亦得进益。


房晖远

张建林

太玄江左妙来臻,麈尾清谈自是因。

东海析薪多立论,司农讼礼首推陈。

哀鸿百七年飞絮,雅诂十三经鼓唇。

天运合分终一统,谁知国子谓何人。

注:东海析薪,王朗、王肃父子。司农,郑众、郑玄。国子,代房晖远。

王振伟评:尽管引用经典和措辞较为偏僻,亦不妨为一特色。另“鼓唇”有贬义之嫌,待商榷。


房晖远

李淑英

滹水涛前听远声,恒山郡里仰高名。

贯通经学于南北,察判贤才惟浊清。

博士公卿朝序列,文儒弟子授堂盈。

大唐魏相留其撰,熠熠晖光耀古城。

王振伟评:文脉畅达,于不易出彩之体裁,方见作者之律诗功力之深。颈联“授堂盈”措辞可再斟酌。


房晖远

王长岭

起落城头千古月,参天老树几逢春。

滹沱碧水流灵秀,真定隋朝出宠臣。

究治诗书才识博,传输儒教世风新。

同题再咏房晖远,只盼今人胜昔人。

张甫评:首联情景带入,颔联颈联承接到位,尾联意蕴悠长。惟个别词语,如“宠臣”“隋朝”“儒教”等,酌加炼字或雅化为佳。


房晖远

周志华

常山俊杰名晖远,五库经纶腹内藏。

三礼深研融南北,千徒负笈慕门墙。

策评俊彦挥毫速,义释疑难诵卷长。

儒学精通无不羡,隋朝博士美名扬。

张甫评:对仗工整,惟觉稍平。


咏房晖远

卢秀贞

恒山滹水育贤良,志守儒林韵自长。

遍览群书明道统,精研三礼绽荣光。

太常盛赞五经库,学子亲随千众坊。

解惑答疑传博识,隋廷史记永流芳。

张甫评:“绽荣光”“永流芳”有口号之嫌。


咏房晖远

王素冉

恒山毓秀房晖远,经库鸿儒冠世英。

南北融通开大道,门生竞艳启隋风。

汉学图纬参天意,礼传才识动帝京。

一日俊贤评五百,千秋博士誉寰中。

张甫评:音节铿锵,读来上口。


房晖远

张向阳

天生孔圣作儒经,星火独明照长空。

南渡衣冠分半部,河朔江左两传承。

恒山博士房晖远,遍历通习南北宗。

太常每称五经库,师心法古义兼明。

张甫评:首联开篇,气势夺人,颔联颈联迤逦接续,惜乎尾联未能承托。另,此作若以古体观,自当别论,若以近体言,对仗格律还需遵循。

微信图片_20250628153512.jpg

房晖远

王志敏

南北融一库,五经屹岱峰。

千秋无与并,晖远斗星明。

李艳莉评:经学国家终一统,贤人治世两相因。


房晖远

刘微鹏

学馆任居授五经,精通南北有英名。

三千弟子绵泽远,直到而今为世宗。

李艳莉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名动当时,垂范后世。


房晖远

张云英

大儒博学耀时空,谁解寒窗十载功。

经库芬芳如阆苑,常山幸得一枝红。

李艳莉评:结句巧妙,于平淡中见神奇。


题房晖远

王振伟

素衫一袭秉儒声,漠漠寒烟青史行。

未老隋堤千载月,常山依旧正清名。

李艳莉评:反复读来,诗意盎然,尤转句古风扑面。


房晖远

李瑞军

融会三坟通五经,学宫执礼拱隋廷。

纵然曩代烟云散,犹有滹沱继德馨。

李艳莉评:吾邑先贤,虽隔千年,足以为后世法,正所谓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房晖远

张军玲

胸藏丘壑庙堂登,经学交流通贯明。

策问推原无滞碍,恒山探问一清名。

丁彦兵评:中规中矩,述论得当。


房晖远

高嘉庆

改朝换代几轮回,问道释儒经史才。

南北交融合一脉,常山大雅拜君台。

丁彦兵评:以议为主,稍显空泛。“拜君台”不好理解。


咏房晖远

邓济洲

儒冠磊落立书身,坐拥文光耀北辰。

千卷衡才分玉砾,杏坛桃李万枝春。

丁彦兵评:有述有议,亦很文雅,唯“书身”有生造之嫌。


礼赞房晖远

魏猛

礼教三千桃李盛,儒学一统北南融。

经纶在腹济天下,圣道传心祈大同。

丁彦兵评:述论得当,亦很大气。


晖远赞

周志华

真定崇儒誉四方,儒经图纬尽包藏。

隋廷策试挥毫处,五百英才一日量。

丁彦兵评:涵括其平生才识,述论得当。

微信图片_20250628153515.jpg

鹧鸪天·房晖远

周志华

世守儒门志未穷,三传三礼学精通。图纬兼善开新境,南北沟通化异同。    韦荐举,帝恩隆,太常经库誉声洪。房中弟子如云集,千载犹闻绛帐风。

张永霞评:写人物的词很难。一个人,该如何来描述,外貌?行为?事迹?很难兼顾。词短字少,不能全面论述,更别说还要融入情感。所以,截取一点,以点带面,才为正道。这首词面面俱到,显得拥挤了。


【越调·黄蔷薇带过庆元贞】咏房晖远

文岳

聚风云袖底,通天地玄机。惯会从容辩理,判阅轻松落笔。(带)儒林难有与他齐,义疏全诵又何奇?诗经堪自解君疑。滹堤浮记忆,杨柳作长揖。

张军玲评:以房晖远先生的饱学、才智多角度铺排叙议,错落有致,以家乡景物结笔,灵动自然,动词运用的准确精妙,炉火纯青。


【南吕·金字经】房晖远

高嘉庆

南北经学异,各说难辩析,德遇崇儒始治齐。规,融合成一体。经纶济,才高服众疑。

张军玲评:此曲展示了房晖远先生将儒学一统的成就,“疑”赘述,有歧义。“体”这里应平声。


【正宫·塞鸿秋】房晖远

韩建爽

恒山杰士儒风著,博通经卷潜研悟。答疑解惑倾心付,育贤传道声名树。宏文义理深,妙论才情露。德馨学厚千秋慕。

杨艳评:曲词语句平实,但浸润了很深的生活体验。


【正宫·塞鸿秋】学官房晖远

王建敏

脑袋装进经学库,眼神练就甄拔术。“房门”弟子难搂数,南经北典融合促。学识破壁垒,究治潜心注,洪勋写在功劳簿。

杨艳评:在明白如话的家常俚语中,写出人物的形象。自然,无雕琢之痕,且朗朗上口。


【双调·沉醉东风】房晖远

周志华

承家教精研典章,授门徒桃李盈堂。策试判优劣,朝堂辩玄黄,“五经库”美誉传扬。南北经书汇一囊,堪称作隋时俊朗。

杨艳评:全曲夹叙夹议,由表及里层层深入人物,略显中规中矩。

微信图片_20250628153518.jpg


回望房晖远

古月

在这样的一个夏日里,让我又一次回望你。风,

穿过铁栅栏,熄灭你名字的灰烬。我们彼此在史学中

找寻,沉默的倒影,有些词语正在坠落。像遗忘。


最不能轻易走近的是隋朝。特别是血压偏高者、失意

抑郁者和独善其身者,最不能释怀的也是隋朝。而你却是

其中的一汪清流。你也是同我们古城同生的人。


其实人类的记忆并不比鱼更长久,每一个走近的人,都要

面对科考的提问,南北学的提问。都要能化作

一滴清澈地、敏捷地水,每滴水都有能力把凌乱穿透。


此刻,季节的辽阔里藏着深邃,高远里藏着遨游。你来

之前,整个国学都是散兵游勇,你来之后,所有的

经学都举起了右手,形散而神不散的历史,如果你深入

其中,就会发现,每滴水都是一个方块字,都有自己的姓氏

所有的国学是江湖,也是庙堂,都为了九州。


风自河面吹过,带走南北朝的忧愁。 怀抱的江山,背上的

大隋。走近房晖远我们才知道,即使五经库也是一样,

都是为社稷服务。一缕清风,一片晚霞,一阵虫鸣,

都是最好的草药,总想给每一味草药,起一个

好听的名字,组成正定的山岳。成为天下考生共同的行吟。


水在时间之外,没有年轮,却能覆盖所有的脚印。

每走一步都是一朵白云出岫,从此,房晖远就一条宽广的

河流,横在途中,成为后学者们绕不过去的码头。


现在,我以滹沱河的名义向你走近,伸出手掌,

拍击波浪的栏杆,总能听见你,越过千年、旋涡般的回声。

一滴河水是另一个字,停下来,组成一个词,飞跑

起来就是一句诗,诗词组成的国学里,有永不停歇的灵魂。


这是你的故乡,也是我的故乡,怀抱明月和露水,

与你一起弹奏六月的行歌。你看,长江两岸,黄河两岸,

经你统一的国学,遍地开花,都是美政的芳芬。

张丽苹评:如作者所言,“我们彼此在史学中找寻”“带走南北朝的忧愁”,房晖远幼有志行,兼善图纬,恒以教授为务,促进了南北朝经注传习范围之狂趋同,贡献不可埋没。“如一条宽广的河流,横在途中,成为后学者们绕不过去的码头”,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我时常会想,不知道如今的我们,是否还坚定着他们曾经笃定的信念,而从不会是时过境迁,最后发现,一切没有答案,只有遗憾。


邂逅房晖远

李英发

行走的“五经库”

是经线和纬线


逾千人的弟子

是一粒粒纽扣


当南北朝经学

被你轻轻缝补


我听见儒家经典

长出了淡雅的香气

古月评:李英发老师本期又为我们的“房晖远”写下一首仅仅八行的小诗。我曾多次说过,诗的好坏,与长短无关,与技巧也无关。此诗语言凝炼,意象灵动,恰到好处的留白为诗意增添张力,内心情感与文字情绪控制有度。随着笔触的延伸,在物我合一特征明显的艺术手法表达下,环境与时间融合发展的意象事物,将无形的时间具象化为穿透性的文字和历史篇章,展现的是略带忧伤情绪的诗意。进行叙述铺陈,笔触变化较为灵活,简约风勾勒出意象事物的轮廓。一首好诗,它需要技巧、情感和诗性的倾情投入,总之这首诗是显得单薄了一些。诗写历史人物,需要我们去体悟、去接纳、去回味,并努力去记录、述说和演绎。生活不是诗歌所能支配的,但诗歌值得信任。

微信图片_20250628153521.jpg


《河朔诗词》编辑部

组 稿:张建林

编 审:文岳

评 委:丁彦兵  张永霞  房永华  刘微鹏  张甫  王振伟  杨艳  张军玲  李艳莉  古月  林馨  张丽苹  李华

摄 影:刘东方

(本期图片来源网络)

来源:河朔诗词

初审:王云霞

复审:祁彦利

审核:朱志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