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博物馆藏品 | 正定古城出土的定窑“唐僧取经”瓷塑

发布时间:2025-10-23 10:46:52          浏览量:1277

一千多年前唐代的玄奘法师,历尽艰辛西行17年抵达印度,将大量佛教经典引入中原,这段历史被称为“唐僧取经”。玄奘不忘初心、不怕险阻求取真经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千百年来,被以工艺美术、文学、戏剧等各种形式进行演绎。位于今甘肃省瓜州县的榆林窟第3窟有一幅西夏时期(1038年—1227年)的壁画《唐僧取经图》,是现存最早的“唐僧取经”题材文艺作品,云海汹涌的山崖边,玄奘双手合十,其身后跟随的猴面行者仰头合掌,做祈祷状。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4744_749.png

西夏  榆林窟第3窟壁画《唐僧取经图》

定窑历史上也生产人物类的小孩儿玩具——磨喝乐,对“唐僧取经”这样大众都耳熟能详的题材自然也不会放过。明代高濂《论定窑》谓“仙人、娃子居多,而兜头观音、罗汉、弥勒,像貌形体眉目衣褶之美,克肖生动”,河北省正定古城开元寺南广场遗址出土过一件定窑“唐僧取经”瓷塑,孙悟空头戴僧帽,身着文士衣,行走于骑马的唐僧之前,虽体量不大,却做工精致,形象逼真。出土这件瓷塑的房址为一处临街位置的金代商铺,在发掘清理时,室内地面上有百余件文物,包括许多精美的定窑日用器和瓷塑玩具,由此可见定窑当时庞大的城市居民需求。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4749_876.jpg

正定开元寺南广场金代房址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4753_661.jpg

1761188244263417.jpg

微信图片_2025-10-23_105740_287.jpg

定窑瓷塑“唐僧取经”

现藏于正定博物馆负二层遗址拾零展厅

来源:只此定窑

初审:刘瀛涵

复审:王云霞

审核:朱志辉、祁彦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