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方美神·观自在
发布时间:2022-10-23 16:53:05 浏览量:3135
在正定古城隆兴寺,有座五彩悬山,山上祥云缭绕,峰峦叠嶂,正中端坐着的塑像就是观音菩萨。塑像坐南朝北,故称 倒坐观音。
这座观音右足屈膝搭左腿,右手绕膝抚左腕,姿态闲逸潇洒,风度翩翩;头微右侧,身稍前倾,面带微笑,俯视众生,恰与虔诚的礼佛者形成感情的交流。
鲁迅先生曾于北京山本照像馆购得倒坐观音像的照片,他非常欣赏这尊塑像,称赞他是“将神人格化”了,并将他赞誉为 东方美神。在位于北京阜成门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这幅照片至今仍摆放在鲁迅先生书案上,足见鲁迅先生对这尊塑像的珍爱。
蕉林携手艺术家薛铭先生,创作《东方美神》坦培拉画作及文创衍生品,趣味性的表现虚像与实相对立共存。
艺术家:薛铭
画面尺寸:24.8x18.5cm
产品尺寸:32.3x26x8cm
材质:蚀刻艺术纸(艺术微喷)
创作时间:2020年
薛铭:
油画家、坦培拉画家
2013年获首都师范大学艺术硕士学位
师从著名画家刘孔喜先生
2017年赴西班牙参加洛佩兹格鲁仇大师班学习
坦培拉 起源于欧洲,是一种古老的绘画技法,这个词源于拉丁语“Temperara”的音译词,是混合,调和的意思。是指利用具有乳化作用的物质作为黏着剂与“色粉”调和的一种绘画技法与材料。十四世纪之前欧洲古老壁上绘画技法,用蛋黄调和色粉颜料绘制,是西方布上油画的前身。
文艺复兴早期的画家发现并运用了乳化剂的亲油亲水的性质,发明了坦培拉绘画。十三世纪佛罗伦萨画家 契马布埃 首创坦培拉技法,其弟子 乔托 加以完善,后来此技法盛行于意大利、尼德兰和佛兰德斯等国家和地区。
在西洋绘画中广泛盛行的坦培拉具有不同于一般油画易变黄变暗的特征,它可以经年累月地保持性质稳定,数百年前绘制完成的作品今天仍保持着透明鲜亮的色彩。在表现上极致细腻,本身的材质感具有独特的美和深邃的艺术性。
《东方美神》作品采用了双眼视觉的理念,既将左右两只眼睛看到的像叠加到同一个画面中,而产生“叠像”的效果,这种效果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视觉上的真实。然而这种“真实”反映在画面中却产生了一些虚幻感,这种“虚像”与“实像”之间的悖论关系成为作者创作这幅作品的主要精神支点。
世界万般,以不二之念,动静等观,照见生活本然,得以清净,得平常心,本来自在,是“禅”的道理,也是“茶”的精神一味也。
观自在 初自《心经》首语,观自在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大唐玄奘复译《心经》将观世音,更译为 观自在 即照见本然,自在境地。
古城古韵,自在正定,缘自东方美神·观自在。
核桃木画框装裱,精致包装,包含独家收藏证书,艺术家亲笔签名认证,是正定旅游精美礼品,打开礼物的瞬间,迎来惊喜!
在创作完这幅作品不久,一个偶然的机缘使我看到了民国时期的“观自在”留存的影像,那神情怡然自得而又清新脱俗,绝不是现今所能比拟的,又不禁感概万千。——薛铭
来源:蕉林生活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