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定历史名人 | 在正定,看到历史的背影
发布时间:2025-01-04 10:09:14
正定的繁华热闹,超过我们的想象。街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不知为何,我却突然想起了曾经的常山太守颜杲卿,仿佛千年之后,他还在这座城市之中。
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虽说是写给他侄子颜季明的祭文,其实是讲他的堂兄颜杲卿抗击安禄山叛军的战事。这个战事,就是常山保卫战,战争的发生地,就是正定城。如果不是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可能颜杲卿这个人的名字上,会落下厚厚的历史尘埃,没人知道他是谁,也没人知道他在国难当头时的担当。
正定博物馆县史厅 王志 摄
颜杲卿的故事,发生在大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刻。当安禄山的叛军兵临常山郡城下的时候,颜杲卿没有慌乱,他假装归顺,取得了安禄山的信任继续驻守常山,但狡诈的安禄山将颜杲卿的儿子扣为人质。这并没有捆住颜杲卿的手脚,他与颜真卿遥相呼应,联合作战,极大地振奋了民心,扭转了战局,使得河北17个郡重新归附朝廷,一时间,河朔要地重现曙光。
黎明之前,往往最为黑暗。正在进攻潼关的安禄山,得知河北发生变故,返回洛阳,派兵攻击常山。颜杲卿抱定与城共存亡的信念,率守城官兵数千人浴血奋战,终因粮尽箭绝,城陷被俘。
安禄山质问颜杲卿:“我提拔你为太守,你为什么反叛?”颜杲卿怒答:“我为国讨伐逆贼,恨不得斩你的头!”安禄山恼羞成怒,将颜杲卿杀害。从此,人间再无颜杲卿,历史上多了一个“常山舌”,多了一个“颜杲卿骂贼”的故事,多了一幅《祭侄文稿》这激荡千古的书法奇作。
听了那么多年的颜杲卿故事,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正定,登上了古城墙。城楼上,我们似乎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计破敌军,勇猛中不乏智慧;眼看爱子惨死,心痛却不屈不降;看他怒骂叛贼,血洒热土。
当历史的烟云散去,我们眼中的正定古城,一半是金戈铁马,一半是盛世繁华;千年前血雨腥风,现如今万家灯火。历史没有回头,历史只是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繁华的背影,今日的正定正上演着新的传奇。
白天的正定县城,历史文化街区车水马龙,我们的心情也随之兴奋起来。有很多穿着汉服的小哥哥小姐姐,他们自由自在地在大街上行走,而路人也不觉得奇怪,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协调。
到了晚上,古城内外,灯火辉煌,流光溢彩,千年的古塔也亮了起来。而正定的小吃街人气颇高,其规模之大,各类美食之丰富,让我们叹为观止,走着的,坐着的,到处都是人。从正定古城怀古,到浓浓的烟火气息,切换是如此自然,让我们看到了正定这座城的多面,看到了文化的丰富与包容。
到正定古城,有一首歌似乎一直在我耳边响起,让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首歌,就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片尾曲: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这股英雄气,在三国时期的那些英雄们身上,在颜真卿和颜杲卿身上,也在如今为了这座城奋斗着的普通人身上,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