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瓷韵华章 |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祖宗的审美!
发布时间:2025-01-04 11:09:44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在历史长河中
出现了众多文物古迹
每当看到这些精美绝伦的文物时
都不禁感叹
老祖宗的眼光就是绝!
这些高颜值的文物穿越时空
向我们展示着它的独特韵味
让我们一起走进正定博物馆
近距离感受
老祖宗审美的独特魅力吧!
😍
青瓷、白瓷
青瓷是施青釉瓷器的统称,是我国瓷器烧造历史的开端,它色泽莹润,气韵清雅,在古代文明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青瓷主要以铁为着色元素,以氧化钙为助溶剂,烧成后釉色多为青色,有的青中泛黄或泛灰、绿。北魏中晚期,北方青瓷在南方青瓷烧制技术的影响下产生。正定博物馆展陈青瓷分属南北两个系统,北方青瓷的年代普遍较早,釉色多泛黄。南方青瓷多为明代龙泉窑产品,釉色青绿。
龙泉窑刻缠枝花纹瓷罐
北朝时期,在青瓷的基础上诞生了白瓷。白瓷的烧造,需将胎和釉中的含铁量控制在1%以下,减少铁元素对呈色的干扰,方可呈现白色。根据烧制工艺和外观的不同,白瓷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白胎白釉、白色化妆土外施透明釉和用白釉遮盖原胎色呈白色。
邢窑结带柄执壶
唐代邢窑结带柄执壶出土于正定县三里屯郭家庄,执壶是唐代出现的器型,正式名称为注子,最初可能是一种酒具或茶具,原型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鸡头壶。此壶胎骨白而坚细,釉色白润闪青,管状短流置于肩部,与流相对应的另一边肩颈之间安结带柄,上附如意头带形装饰。
宋代定窑白釉剔花荷莲鹿雁纹瓷罐
宋代定窑白釉剔花荷莲鹿雁纹瓷罐,罐身刻有梅花鹿、大雁,装饰有缠枝花纹以及莲叶纹,上下为菊瓣、莲瓣、芭蕉纹饰,整体精美、保存完好。因其器物之大、工艺之精美、题材之新颖皆是前所未见的。
青花瓷
青花瓷是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属于高温釉下彩。用氧化钴料在白瓷素坯上描绘纹饰,再罩以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瓷曾先后于元末明初、永乐宣德和明末清初经历了三次发展高峰,有众多绝美精品留存至今。正定博物馆展示了大量明清青花瓷,品种多样,装饰纹样题材丰富,绘制笔法各有千秋,极具观赏价值。
明代青花缠枝莲纹梅瓶
明代青花缠枝莲纹梅瓶,此瓶口外壁绘弦纹一道,颈部饰斑点,肩部绘花瓣纹如意折枝莲花纹,两如意头之间均绘花一朵。腹部主题纹饰为缠枝莲纹,上下各画弦纹三道,下腹部饰变形莲瓣纹,近底部画连续回纹。青花色调深沉雅致。
道光款青花绘勾莲高足杯
清代道光款青花绘勾莲高足杯,胎质细薄,造型规整,青花图案清晰、细致。内口沿处有两道弦纹,内底双圈中心绘莲花一朵。杯体外壁装饰缠枝莲花纹,杯足绘变形莲瓣纹。青花花色优美,小巧精致。
明代青花瓜棱瓷罐
明代青花瓜棱瓷罐,瓷罐通体作瓜棱形,外壁青花颜色艳丽,构图严谨,内容极其丰富。颈饰三朵折枝花,肩上垂饰三角形纹,腹部饰岁寒三友图,用松、竹、梅组成主体纹饰,以飞鸟、花草纹填充空白,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
釉瓷
清代霁红釉玉壶春瓷瓶
清代霁红釉玉壶春瓷瓶,原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瓶壶口为喇叭状,腹部下垂,整体呈流线型。壶为白胎,器物外壁至圈足外壁满施霁红釉,釉呈色均匀,失透深沉,应为官窑产品。
清代道光窑变洗口瓷瓶
清代蓝釉贯耳方形瓷瓶
彩瓷
明代五彩凤凰牡丹纹瓷罐
明代五彩凤凰牡丹纹瓷罐,胎质细腻,釉色透亮,通体施红、绿、黄彩绘花纹,布局饱满而有序,色彩对比强烈。器盖绘牡丹花,肩绘牡丹、菊花各两朵。器身绘双凤戏牡丹图案,并以绿色花叶为地。双凤飞舞,凤尾舒展飘动,为造型稳重的瓷罐增添了灵动、飘逸的美感。
“大清道光年制款”粉彩瓷碗
“大清道光年制”款粉彩瓷碗,此碗内壁及口沿和圈足内施白釉,外壁绘以黄釉为地的粉彩花卉图案,图案纹饰有珐琅彩的效果,花叶繁茂,十分华丽。内壁底面用深浅两种米红色绘五只蝙蝠吉祥纹饰,足内中心有“大清道光年制”款。
“大清康熙年制”款黄釉瓷碗
“大清康熙年制”款黄釉瓷碗,胎体细洁,制作规整。外壁施黄釉,釉色清淡明亮,内壁与圈足内施白釉,釉色洁白光莹。外壁一周刻云龙纹,近足部刻海水江崖纹,生动地表现出龙翻腾出没于云中的壮观气魄。足内底面用青花画双圆,内写“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
“大清光绪年制”款珊瑚釉描金龙凤纹赏瓶
“大清光绪年制”款黄釉刻云龙纹瓷盘
怎么样?
如此
色彩斑斓
的文物
老祖宗审美真真太绝啦!
看完是不是让你大饱眼福?
隔着屏幕看不过瘾?
那就去正定博物馆参观打卡!
评论区分享你喜欢的文物吧!
来源:掌上正定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