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定民俗 | 解析正定府城隍庙中的十殿阎君

发布时间:2025-02-11 15:54:32

微信图片_20250211154831.jpg

正定府城隍庙,自从毁于1989年那场大火后,正定百姓无不期待城隍庙的复建。2017年,在正定百姓的期待中,正定府城隍庙在原址上开始实施复建工程,历时两年多,一组恢宏的建筑拔地而起,城隍庙复建完成。从而,这座与百姓息息相关的建筑,重新走进人们的视野,承接着道教文化延续的使命。

正定府城隍庙内,除城隍爷外还供奉着十殿阎君(亦称十殿阎罗)。因为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里,城隍庙为地府的地方神邸,庙中的十殿阎君是掌管地狱的十位统治者,主要职责是审判亡魂,每座神像的名字和神职分别为:

一殿“秦广王”,专司人间寿夭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得善终,接引超生;功过各半者,送交第十殿发落,论功投胎,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押赴孽镜台,令之在镜前观望,照见在世之心好坏,随即押送第二殿,发狱受苦。

二殿“楚江王”,司掌活大地狱,又称剥衣亭寒冰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打入此狱,另发入到十六小狱受苦,再通奸偷情者受锯解分尸之酷刑,受苦期满转解到第三殿,加刑发狱。

微信图片_20250211154841.jpg

三殿“宋帝王”,司掌黑绳大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阳世间忤逆尊长,忘恩负义、教唆兴讼者,打入此狱,受倒吊、挖眼、刮骨之刑,刑满转解第四殿服刑。

四殿“五官王”,司掌合大地狱,又名剥剹血池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世抗粮赖租,交易欺诈、假冒伪劣,打入此狱,另再判以小狱受苦刑,受苦期满押送第五狱核查。

五殿“阎罗王”,司掌叫唤大地狱,并十六诛心小狱,凡解到此殿者,先押赴望乡台,令其观看世上本家,因罪遭殃诸事,随即打入此狱,细查曾犯何恶。凡不信因果、谋财害命、放高利贷者都在这服刑,再打入诛心十六小狱,钩出其心,掷于蛇食,铡其身首,受苦期满,另发别殿细查。

微信图片_20250211154844.jpg

六殿“卞城王”,司掌大叫地狱和枉死城,另设十六小地狱。凡世人怨天忧地,对北溺便涕泣者,横死、枉死,即不是寿终正寝,而是自杀、灾害、战乱、意外、被害等,都被打入此狱(枉死城)。查所犯事件,要受铁锥打,火烧舌之刑罚,再发入小狱受苦,期满转解第七殿,再查有无别恶。

七殿“泰山王”,司掌热恼地狱,又名碓磨肉酱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阳世间取骸合药,酗酒家暴、铺张浪费、抢劫财物、拆散鸳鸯、偷坟掘墓、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解第八殿,收狱查治。又凡盗窃、诬告、敲诈、谋财害命者,均将遭受下油锅之极刑。

微信图片_20250211154846.jpg

八殿“都市王”,司掌大热恼大地狱,又名恼闷锅地狱,另设十六小地狱。凡在世间不孝父母,使父母翁姑愁闷烦恼者,打入此狱,再交各小狱加刑,受尽痛苦期满后,解交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类,不得超生。

九殿“平等王”,相传司掌酆都城铁网阿鼻地狱,另设十六小狱。凡阳间杀人放火,斩绞正法、作恶多端者,解到本殿,用空心铜桩,链其手脚相抱,煽火焚烧,烫烬心肝,随发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方准提出,然后交到第十殿发生六道(天道、人道、地道、阿修罗道、地狱道、畜生道)。

微信图片_20250211154849.jpg

十殿“转轮王”,相传专司各殿解到鬼魂,分别善恶,核定等级,发四大部洲投生。男女寿夭,富贵贫贱,逐一详细开载,每月汇知第一殿注册。凡有作孽极恶之鬼,着令更变卵胎湿化,朝生暮死,罪满之后,再复人生,投胎蛮夷之地。凡发往投生者,过孟婆桥,饮孟婆汤,使其忘记前生之事。

十殿阎君源于印度的佛教文化,最初由印度佛教“阎罗王”的概念发展而来,后借助于中国本土特色的生死观与冥界文化,进一步结合道家神仙观念与儒家孝道思想而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经典被大量译出,促进了中印佛教的交流,地狱十王信仰成为佛教东传后依附佛典而创的产物。唐代时,佛教在中原文化熏陶下产生了《佛说十王经》,这是十王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到了宋代,十殿阎罗的图像在佛教绘画和雕塑中得到发展完善。明清时期,十殿阎罗逐渐脱离佛教意义,成为一种独立的传统文化符号,代表着死亡和阴间审判。如今,十殿阎罗不仅存在于寺庙壁画中,而且还出现在很多文学和艺术作品里,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十殿阎罗信仰在中国的广泛流传,起到了警世醒人,劝善戒恶的作用。而这十个人,在古代历史上,都是能找到原型人物的,都是为官清廉,刚正不阿,一心为民的清官。正因为这十个人在世清正廉洁,无私无弊,故封他们为地狱审判官,专门审理亡魂在人世间的善恶忠奸。人去世后的亡魂,都要经过这十道严格的审判,视其善恶,量刑发落。

这正是:十殿阎君掌地狱,无私无弊亦无欺。无间地狱十八层,善恶有报无差池。荣华富贵修来福,贫贱残夭前世积。劝君阳间多行善,因果报应顺天意。

农历五月十七,一年一度的城府隍庙大会将至,特整理此文,以警世人,择其善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文图作者简介

微信图片_20250211154856.jpg

宋荣琴,1956年生,河北省石家庄市正定县人,酷爱摄影、旅游,喜欢写作。系正定县民俗文化协会副会长、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会员、石家庄市作家协会会员、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正定县作家协会会员、正定县散文学会会员。作品先后被《石家庄日报》《中国微型诗》《太行文学》《常山文学》《正定风采》《正定古圃》《红蓼花》报纸刊物刊录,并多次在征文大赛中获奖。曾自费走遍一百多个村庄,搜集整理出大量的民间歌谣、童谣、小调等诸多文学作品,个人事迹引起众多媒体关注,新华网、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正定电视台、河北电视台、河北交通广播《992早高峰》、中国新闻社拍摄专题片给予重点报道。燕赵都市报称宋荣琴为“民谣守护神”,获得2013感动河北年度人物提名奖、河北省民间文艺搜集整理“三杰”之一称号,被评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正定县2013年度榜样人物。

来源:古郡民俗